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空军原十二航校退役军人向受灾群众捐款十六万余元

2021-11-03
【字体:

11月2日,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尧都区政府举行。一群年过花甲的退伍军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进会议室,见证这次活动。副区长范志军代表区委、区政府接受捐赠并颁发锦旗。

空军原十二航校于1952年在临汾成立,到1992年整编为新的第六飞行学院。四十年间,总共培养了4000余名飞行干部,35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オ。其中50多名成为共和国的将军和英雄模范人物,上万名官兵分赴全国各地参加祖国的各项建设。原空军司令马晓天,航天英雄景海鹏、张晓光,英雄烈士杜风瑞都是临汾这座航校培养成长起来的,称得上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队伍。

如今,这支部队中的成员较年轻的都已年过花甲,但这些已经退役的官兵们仍感念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一直在寻找机会,希望回馈报答。今年九、十月间,多轮暴雨袭击了临汾,使尧都部分村民和企业遭受了惨重损失。临汾的灾情牵动了全国各地十二航校战友们的心。在上海籍战友的提议下,以原十二航校司令部副参谋长、离休干部管怀忠为首的15位驻临老同志、老战友,于10月11日成立了支援临汾抗洪救灾募捐工作组委会,并向全国战友发出了募捐倡议。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先后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26名战友伸出援手,慷慨解囊。截至10月29日,共收到善款16万余元,充分彰显了人民子弟兵对第二故乡的特殊感情。

这次募捐从将军到士兵,从校领导到职工家属,涌现出了众多的感人事例。倡议发出当天,有人在群里打出了这样的动员令:山西在哭泣,临汾在流泪,尧都要挺住,子弟兵来啦。战友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慰问电话、短信、微信纷至沓来,随即迅速掀起了捐款高潮。

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兰州军区空军司令朱清益中将第一时间带头捐款2000元。紧随其后,原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俎坤将军也汇来2000元。原空军后勤部副部长李志刚少将,今年已经80多岁,老俩口都病重住院多日,委托儿子同样捐来2000元。

十二航校四团、尧都区东关社区籍一位老兵宋天红,两口子均无经济收入,前几年又患上尿毒症,每周要透析三次,这次也献出了爱心。他说,我既是十二航校的兵,又是临汾尧都人,怎么能不表达爱心!

大同籍战友年志权复员到郊区农树,生活也不富裕,看到群消息以后,连夜加微信捐出300元。还有一位捐出5000元,却不愿留下姓名。就连自己家中已遭受洪涝灾害的河南战友魏天和、李可保,自家房屋遭遇垮塌的临汾战友李宁生、王代民,都伸出了援手,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有些战友的遗属、子女也毫不逊色。原航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姜长令的女儿姜漪,听到临汾受灾捐款的消息后,捐出一万元。她对父亲说:“临汾是你们的第二故乡,对于我是出生地,是第一故乡,临汾受灾,我有义务助一臂之力。”

原四团陈正磊战友的遗属莉娟同志,听到当年宣传队的战友在为第二故乡抗洪救灾捐款,立刻将手机微信中的800元全部捐出。她说:“如果老陈在世,也一定会这样做!”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笔善款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退役近30年,他们仍用行动,书写着鱼水一家亲的真谛,也诠释着永不褪色的军人情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1601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