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屯里是古高粱城所在地。东汉、魏、晋,高河桥北有高梁镇,属杨县。北魏以后,境域属高粱亭,归平阳县。隋代,平阳县改为临汾县,境域属临汾县。唐天宝年间,域内属洪崖乡。明万历年间,域内焦堡里属羊獬都,高河西里、东卢里、韩村里属利泽都,同属天井乡管辖。民国时,名称多有更迭,1918年域内各村均划入城关区。1953年,域内北焦堡、东高河为南孝乡所辖,属城关镇。西高河、西芦曲、屯里、贾村为屯里乡,韩村、东芦、梁村、沟上为东芦乡,东张堡、西张堡属南高乡。1959年3月,建立屯里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屯里人民公社分为屯里、乔李、东张3个公社。1984年10月,屯里公社改为屯里乡,所属12个大队改为12个村。2000年2月,屯里乡撤乡改镇。2019年12月,屯里镇辖10个行政村(韩村、沟上村、贾村、东高河村、西高河村、东张堡村、西张堡村、西芦村、东芦梁村、屯里村)、2个社区(润泽园社区、滨港龙湾社区)。2022年12月,屯里镇辖9个行政村(韩村、沟上村、贾村、东高河村、西高河村、东张堡村、西张堡村、西芦村、东芦梁村)、2个社区(润泽园社区、屯里社区)。
一、人口面积
屯里镇国土总面积23.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02.25亩。辖区内共有户籍户数6414户,户籍人数20060人。
二、旅游资源
屯里文化资源厚重,境内韩村、东芦一带留存上古时期人类生活遗迹。帝尧巡河、焦辫神话、韩武子故里以及明代军屯和高河桥旧迹等,人文传说与历史古迹犹存。威风锣鼓、木版年画、庙会社火等历史文化活动源远流长。现代以来,境内青年、临汾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张振山等数十位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临汾攻坚战中,群众踊跃支前形成史无前例的壮举。
三、交通条件
屯里镇位于临汾市尧都区北部,距市区中心约5公里,南临润州园、栖霞园,同蒲铁路和108、309国道穿境而过,是尧都区的“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四、综合实力
2023年全镇冬小麦4345亩,粮食种植面积4466亩。按照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镇农发公司+各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公司)作用,推动“一村一项目”落实。各村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业服务、设施农业、创业公寓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2023年,全镇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6个村达到30万元以上,3个村达到50万元以上。
2023年,沟上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百亩蔬菜大棚种植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临汾戏剧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汾河上园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23亿元。
五、乡镇建设
建管并重强功能,生态文明提档升级。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底色不断擦亮。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认真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调度指令,建立健全秸秆露天焚烧管理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整改市、区大气办督办的问题10件14个,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空气质量明显提升。全面落实巡查工作,采取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定期巡查,各村(社区)巡逻队伍常态化巡查的方式,对于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查处露天焚烧秸秆案件26件22人,移交公安机关3人,派出所训诫5人,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镇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推进河长制巡河制度,建立河道管护社会监督机制,大力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镇村两级河长共开展汛期防汛与安全等各类巡查463次,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垃圾偷倒、污水乱排、私搭乱建等问题督促相关村(社区)立即整改,不断提升辖区河道精细化管护水平。“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健全完善“环卫办+保洁公司+保洁员”的垂直管理体系,常态化做好环境卫生清理工作,辖区9个村、2个社区全部纳入区城乡环卫一体化范围,实现了城乡环境大变样、大提升,有力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凸显。深入开展全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提升党员干部素养和能力的主阵地,宣传、教育、引领、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今年以来,共开展健康知识宣传6次,健康义诊4次,公益讲座11次,书画展1次,田间地头送学活动2次,心理健康读书会26次,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形式多样,群众的社会治理参与意识也进一步提升,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六、社会事业
靶向发力谋发展,踔厉奋进谋振兴。坚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扛牢责任、持续发力。一是抓紧抓实防返贫监测。每周召开周调度会,安排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培训学习最新政策;每月对重点农户开展一次防返贫监测排查;每季度对脱贫户、监测户开展一次动态调整。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两轮防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新增纳入监测对象2户4人,严格按照程序落实后续精准帮扶工作,保证防返贫监测工作动态化、常态化,确保风险一个不漏,对象应纳尽纳。二是精准落实政策扶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为3名学生申报“雨露计划”及教育扶贫补助,保证在校生享受教育帮扶政策;为脱贫户劳动力申请稳岗补助;为外出务工的脱贫户落实交通补贴;为脱贫户落实小额信贷政策。三是谋深做实重点项目。申请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用于沟上村数字农村建设项目,使群众生产生活更便利,产业发展更智慧,乡村治理更科学。加固修复和建设西芦村水渠,夯实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证粮食安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持续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教育质量,购置学生课桌椅,完成东高河小学操场硬化,大门立柱、围墙维修等工作。组织开展德育教育、青少年科技创新、“三八”妇女节绘画展、六一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全力抓好社会保障与救助事业。全镇落实城乡低保对象52户80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26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22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9人,实物救助37人,孤儿补贴2人,对5名特殊困难残疾人和大病患者发放临时救助,群众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注重提升退役军人幸福感、荣誉感。严格落实优抚政策,办理优待证,及时发放优抚金,为新兵入伍家庭发放家庭优待金,开展立功受奖上门送“喜”慰问活动,让民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七、主要职责
屯里镇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维护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农民抓好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好农村土地规划和土地承包管理、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农民提供科普培训、技术技能培训和市场信息服务,都助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二)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搞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事业;指导村镇规划与建设,改善农村人畜饮水、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指导农村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业余生活;及时上报和积极处置重大社情、疫情和险情,组织抢险救灾、优抚救助、扶贫救济。
(三)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农民法治意识;及时处理来信来访,了解上报社情民意;积极开展民事调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四)推进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执政地位;组织好村民委员会、社区换届选举,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完善民主议事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引导农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五)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八、机构设置
屯里镇政府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5个行政机构,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站3个事业机构。
1.党政综合办公室
负责乡镇党委、政府机关日常工作;负责人大、政协、武装部具体事务;负责协调纪委监察、组织、宣传、统战、机构编制、巡察、老干部和工会、团委、妇联等方面工作;负责财务、人事、保密、档案、固定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经济发展办公室
负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及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发展和改革、科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村镇建设和管理、交通运输、林业、水务、农业农村、审计、统计、能源等方面工作;协调配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社会事务办公室
负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指导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指导村务公开、村账乡管等工作;负责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法治宣传教育,基层平安创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群防群治等相关工作;负责信访的综合协调工作,督促检查工作落实;负责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行政审批服务、残疾人服务、慈善事务、红十字会事务等社会事务工作;负责承办乡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4.规划建设办公室
负责组织编制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根据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规划编制单位依法修改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依照审批程序报批;负责管理辖区内各项建筑活动和施工许可等初审工作;做好镇、村供水、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燃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建设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5.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
负责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巡查上报、执法处置等日常执法工作;作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平台,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内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领域派驻执法力量、公安等派出执法机构开展联合执法工作;组织开展对辖区内各类专业执法的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6.党群服务中心
负责发挥服务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功能,开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党务政策咨询等活动;提供党员培训活动场所,做好区域内党建活动的日常组织、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为村镇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和资源保障;负责党群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负责接待上访的群众;协助乡镇做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7.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负责制定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结合实际设置基层来信来访、乡村建设、农业农村服务、畜牧兽医、不动产登记、法律服务等便民服务专门窗口,集中办理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负责进驻中心事项的公开公示,对进入中心的各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受理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及便民服务工作的投诉举报;指导村便民服务站点日常工作开展;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8.退役军人服务站
负责宣传贯彻有关退役军人法律、法规、政策;负责退役军人信访服务相关工作;负责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服务工作,对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指导、帮扶救助、思想教育等帮助服务;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优待抚恤等待遇保障工作;指导开展拥军优属工作,负责烈士及退役军人走访慰问、荣誉奖励以及纪念活动等;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办公地址: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政府街61号
办公时间:遵守《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联系电话:0357—3351070
负责人:景伟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