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乡镇概况】
一平垣乡位于尧都区西北部,距离市区25公里,东与魏村镇接壤,东南与土门镇为邻,西通蒲县黑龙关镇、克城镇,北连洪洞县左木乡。全乡合并行政村后,下辖10个行政村,分别是一平垣村、虎头山村、核桃凹村、辛店村、赤河村、闫马河村、房家凹村、罗家圪垛村、岭上村、杨家坡村,共109个居民组。目前,全乡共有党员702名,下设30个基层党组织。境内自然风光秀丽,核桃连片成山,素有“万亩核桃山,仙境一平垣”的美誉。辖区煤炭资源丰富,有7座煤矿,是我区的煤炭工业大乡。
【人口面积】
一平垣乡有居民5781户,16217人,辖区总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408.96亩。
【旅游资源】
一平垣乡沟壑纵横、林海成荫,森林覆盖率64.1%,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各类野生植物300多种,素有“养生福地、清凉世界”“核桃之乡”的美誉。
辖区有虎头山、赤河柏山庙两大景点。虎头山风景区在《平阳府志》中记载为黑虎腰,俗称虎头山,山上古建筑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历代修葺,绵延至今,尚存有宋代的石经幢残件、元代的木构残件、清代壁画和雕塑等,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被尧都区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赤河柏山东岳庙,俗称柏山庙,位于赤河村柏山梁上,相传为黄飞虎的行宫,群众自发组织,修复了柏山文化遗产。
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一平垣乡以两大旅游景点为依托,每年举办旅游文化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依托精品核桃示范园区,集漫步、观光、采摘、销售、养生等为一体,着力打造垣乡农文旅融合品牌。
【交通条件】
辖区有3条主要交通干线,分别为520国道、魏坂路、垣北路。520国道穿境而过,东南通往临汾市城区,西北连接蒲县黑龙关镇,是通往西5县的必经之地。魏坂路东接魏村镇,西至坂底村,东西贯穿辖区北部;垣北路蜿蜒盘旋二郎沟,联通南北两大片,一直向北延伸至洪洞县。完善的交通网络,为辖区内外部交流发展提供了便利。
【综合实力】
我乡是全区的煤炭大乡、核桃强乡。传统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核桃,核桃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培育了料江拓疆、蟒王宝、赤河智晶、卓里毅峰慧科等核桃品牌,建成高标准赤河核桃加工厂,形成从初级农产品到特优产品的产业链。辖区有皖北恒昇、皖北恒晋、西山生辉、豁口煤业、锦程煤业、胜利煤业、东泰鑫源7座煤矿,年产量达520万吨。
【乡镇建设】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打造绿色和谐人居环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完成虎头山村3个居民组和罗家圪垛村1居民组道路硬化工程,完成罗家圪垛村、一平垣村水库建设工程。严格落实环保政策,督促企业要经济与环境两手抓,全面推进辖区清洁取暖全覆盖。
【社会事业】
紧盯百姓需求,倾听群众心声,着力提升民生福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全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帮扶、早解决,切实防止返贫致贫,继续深入推进产业项目,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社会保障方面,坚持应参尽参、应保尽保、应享尽享原则,进行动态管理,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退役军人、残疾人,扎实开展大病、临时、医疗、妇女“两癌”等救助工作,宣传引导缴纳养老保险,组织开展“情暖垣乡·捐资助学”活动,协调爱心企业为新考取二本以上大学生捐赠助学金,建立乡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基础教育方面,辖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两所,分别为一平垣学校(九年一贯制)和杨家坡学校(小学)。充分利用城乡结对、校际教研平台,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开设特色课程,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全乡有乡级医疗机构1家,建立完善居民健康档案1.2万余份,持续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重点人员服务等工作,着力提升卫生服务水平。
【主要职责】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政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和社区工作,推进乡村振兴。
(二)落实基层管党治党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党员管理、发展工作,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加强人民武装、民族宗教等工作;指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
(三)规范经济管理,组织指导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产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产业现代化;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四)加强社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抓好卫生健康、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工作;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强化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组织抢险救灾、优抚救助,及时上报和处置重大社情、疫情、险情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发展公益事业,强化公共服务;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建设健康农村,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制定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六)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民主法制宣传教育,畅通诉求渠道、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基层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七)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监督工作;协助管理好派驻单位人员。
(八)依法依规承担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行政执法事项。
(九)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机构设置】
(一)党政机构设置
1.党政综合办公室
负责乡党委、政府机关日常工作;负责人大、政协、武装部具体事务;负责协调纪委监察、组织、宣传、统战、机构编制、巡察、老干部和工会、团委、妇联等方面工作;负责财务、人事、保密、档案、固定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经济发展办公室
负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及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发展和改革、科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村镇建设和管理、交通运输、林业、水务、农业农村、审计、统计、能源等方面工作;协调配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平安建设办公室牌子)
负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指导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指导村务公开、村账乡管等工作;负责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法治宣传教育,基层平安创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群防群治等相关工作;负责信访的综合协调工作,督促检查工作落实;负责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行政审批服务、残疾人服务、慈善事务、红十字会事务等社会事务工作;负责承办乡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工作;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4.规划建设办公室
负责组织编制乡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根据乡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乡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规划编制单位依法修改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依照审批程序报批;负责管理辖区内各项建筑活动和施工许可等初审工作;做好乡、村供水、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燃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建设工作;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5.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挂综合行政执法队牌子)
负责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巡查上报、执法处置等日常执法工作;作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平台,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内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领域派驻执法力量、公安等派出执法机构开展联合执法工作;组织开展对辖区内各类专业执法的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事业单位设置:
1.党群服务中心
负责发挥服务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功能,开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党务政策咨询等活动;提供党员培训活动场所,做好区域内党建活动的日常组织、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为村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和资源保障;负责党群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负责接待上访群众;协助乡镇做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负责制定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结合实际设置基层来信来访、乡村建设、农业农村服务、畜牧兽医、不动产登记、法律服务等便民服务专门窗口,集中办理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负责进驻中心事项的公开公示,对进入中心的各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受理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及便民服务工作的投诉举报;指导村便民服务站点日常工作开展;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退役军人服务站
负责宣传贯彻有关退役军人法律、法规、政策;负责退役军人信访服务相关工作;负责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服务工作,对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指导、帮扶救助、思想教育等帮助服务;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优待抚恤等待遇保障工作;指导开展拥军优属工作,负责烈士及退役军人走访慰问、荣誉奖励以及纪念活动等;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办公地址】尧都区一平垣乡一平垣村东组54号
【办公时间】遵守《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联系电话】0357—3029003
【负责人姓名】张 钧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