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一、乡镇概况
刘村镇,地处尧都区西部,东部与临汾市中心隔河相望,东南与尧庙镇为邻,南与金殿镇接壤,西依吕梁山与枕头乡相连,北与土门镇、汾河街道办事处毗邻。镇人民政府驻309国道刘西村1号,电话区号0357,邮政编码041000,距区政府18.5公里。
1949年10月,属临汾县第六区。1953年,分属刘村、泊庄、周家庄等乡。1956年3月,撤销区级建制,分属刘村乡、泊庄乡。1958年9月,分属临汾县城关镇平阳红旗公社、龙祠公社。1959年3月,成立刘村公社。1983年7月,属县级临汾市。1984年10月,刘村公社改刘村镇。2001年刘村镇与泊庄乡合并为刘村镇。
刘村镇现辖刘北、刘南、刘西、杨家庄、北刘、高堆、官场、嘉泉、北芦、南芦、马务、北段、南段、窝沟、泊庄、堡子、泊段、沙桥、马站、乔家院、周家庄、陶家庄、樊家庄、上涧北、东宜、孔家庄、青城、涧上、左义、卧口30个村民委员会以及滨西、彩虹、高铁、漪汾、涧头5个社区居委会。临汾市人民医院、临汾市博物馆、临汾市图书馆、临汾市民政局、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临汾一中、临汾市一中附属中学、汾河公园、保障性住房(漪汾花园、惠民小区)等均在刘村镇辖区。
二、人口面积
刘村镇户籍人口6.1万余人,常住人口15.2万余人,辖区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万余亩。
三、旅游资源
刘村镇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分为山地、丘陵、平川,以平川为主。主要山脉有姑射山,境内最高峰伍落坡位于参峪村西,海拔1150米;最低点位于马务村东,海拔445米。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刘村镇的人文历史灿若星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有卫青故里、霍去病故里、秦家大院、金城堡、五同丰大院、北卧口烈士墓、三官庙等文化资源。
四、交通条件
刘村镇辖区内有大西高铁、大运高速、309国道等交通干线,是连接临汾市区与西山五县的重要交通枢纽。
五、综合实力
刘村镇承担市区级重点项目较多,近年来,省、市、区60余项重点工程先后落地,刘村镇迎来了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机遇,成为临汾河西新城建设的主战场。临汾一中、临汾市人民医院、临汾市图书馆、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临汾一中第一附属学校等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刘村镇房地产项目共20余项。太和苑小区、时代国际、功臣御苑三期、恒安府、四季花城、兴业盛世华府东区6个项目正在建设中;梧桐里、富力湾、碧桂园、易和苑、保利天汇、孔雀花苑等主体已完工,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并逐步交付使用。
刘村镇配合市级项目任务,加快推进山西师大配套道路工程规划三路、纬四路、临汾一中第一附属学校配套道路、河汾一路快速路工程、规划三街南段道路工程、河西三号消防站、规划三街北段防汛排水工程、临汾市河西新城规划四街绿化提质工程等项目。
六、乡镇建设
近年来,刘村镇探索“坚持一个引领、用好两大抓手、管好五支队伍、强化三项机制”的“1253”党建工作思路,即坚持党建引领,用好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两大抓手,管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招聘到村工作大学生、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五支队伍;强化党建引领巩固衔接、基层治理、重点任务三项工作机制,将党的建设融入重点工作之中,以党建凝合力,以合力促工作。
七、社会事业
刘村镇聚焦用好衔接政策,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教育工作上,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义务教育实现应读就读,帮助学生申报雨露计划。安全饮水保障上,专人负责定期做好饮水设备日常管护、维修、消杀消菌、保洁等工作,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稳岗就业上,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脱贫户,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积极发放稳岗补贴和务工交通补助。医疗保障上,特殊人群参保缴费率达100%;实现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脱贫人口慢性病随访管理率均达到100%。小额信贷上,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的原则,鼓励脱贫户利用相关政策发展生产。兜底保障上,积极妥善开展临时救助、冰冻灾害救助(用于寒冷天气下取暖和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生活补贴,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方面,全面开展住房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建立工作台账,发现一户,建档一户,解决一户;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强化宣传,通过微信七级闭环群、大喇叭、条幅等形式加强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宣传,提升政策知晓度。农村厕所改造方面,对全镇户改厕开展“回头看”并全部整改到位。
2023年度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修复整治项目,投入项目资金8万余元对337.04米灌渠进行修复,确保了6079余亩农田得到有效灌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户增收打下基础。
2024年产业发展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个,项目预算总投资20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07万元,共2个受益村(刘北村、南段村),受益户数907户,受益人口数3436人。
文化建设方面,在镇级层面,充分发挥图书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道德讲堂、文体休闲室的作用,丰富机关党员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村级层面,各村完善了农家书屋的基础设施并安排专人负责,全天候对外开放,打造书画室、展览室、图书室三室一体格局。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正月十五锣鼓队进行锣鼓表演、举办农历三月十八传统文化节、清明节开展祭扫活动、九九重阳节开展老人节活动等,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八、主要职责
刘村镇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政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和社区工作,推进乡村振兴。
(二)落实基层管党治党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党员管理、发展工作,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指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
(三)规范经济管理,组织指导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产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产业现代化;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四)加强社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抓好卫生健康、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工作;加强人民武装、民族宗教等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组织抢险救灾、优抚救助,及时上报和处置重大社情、疫情、险情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发展公益事业,强化公共服务;搞好公共设施建设,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六)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民主法制宣传教育,畅通诉求渠道、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接待来访群众,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基层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七)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监督工作;协助管理好派驻单位人员。
(八)依法依规承担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行政执法事项。
(九)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
(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九、机构设置
(一)党政机构设置
1.党政综合办公室
负责乡党委、政府机关日常工作;负责人大、政协、武装部具体事务;负责协调纪委监察、组织、宣传、统战、机构编制、巡察、老干部和工会、团委、妇联等方面工作;负责财务、人事、保密、档案、固定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经济发展办公室
负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及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发展和改革、科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村镇建设和管理、交通运输、林业、水务、农业农村、审计、统计、能源等方面工作;协调配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平安建设办公室牌子)
负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指导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指导村务公开、村账乡管等工作;负责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法治宣传教育,基层平安创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群防群治等相关工作;负责信访的综合协调工作,督促检查工作落实;负责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行政审批服务、残疾人服务、慈善事务、红十字会事务等社会事务工作;负责承办乡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工作;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4.规划建设办公室
负责组织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根据乡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乡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规划编制单位依法修改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依照审批程序报批;负责管理辖区内各项建筑活动和施工许可等初审工作;做好乡镇、村供水、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燃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建设工作;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5.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挂综合行政执法队牌子)
负责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巡查上报、执法处置等日常执法工作;作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平台,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内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领域派驻执法力量、公安等派出执法机构开展联合执法工作;组织开展对辖区内各类专业执法的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事业单位设置
1.党群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
负责发挥服务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功能,开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党务政策咨询等活动;提供党员培训活动场所,做好区域内党建活动的日常组织、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为村镇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和资源保障;负责党群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负责接待上访的群众;协助乡镇做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负责制定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结合实际设置基层来信来访、乡村建设、农业农村服务、畜牧兽医、不动产登记、法律服务等便民服务专门窗口,集中办理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负责进驻中心事项的公开公示,对进入中心的各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受理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及便民服务工作的投诉举报;指导村便民服务站点日常工作开展;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退役军人服务站
负责宣传贯彻有关退役军人法律法规、政策;负责退役军人信访服务相关工作;负责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服务工作,对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指导、帮扶救助、思想教育等帮助服务;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优待抚恤等待遇保障工作;指导开展拥军优属工作,负责烈士及退役军人走访慰问、荣誉奖励以及纪念活动等;完成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办公地址:临汾市尧都区309国道刘西村1号
办公时间:遵守《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联系电话:0357—3069928
负责人:赵倞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