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一、乡镇概况
吴村镇地处尧都区北部,东与洪洞县甘亭镇交界,南与屯里镇、汾河街道隔汾河相望,西南与土门镇相接,西与魏村镇接壤,北与洪洞县龙马乡毗邻,全镇总面积41.8平方公里。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太涧河、岔口河2条,河流总长度为22.6公里;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汾河,从北至南长10.12公里。吴村镇人民政府驻吴南村大运路27号,距区政府15公里。
1949年10月,属临汾县第五区。1953年,分属王曲、吴村、徐村、洪堡4乡。1956年3月,撤销区级建制,属吴村乡。1958年9月,属土门七一公社。1961年5月,成立吴村公社。1971年8月,临汾县析出临汾市,属临汾县。1983年7月,属县级临汾市。1984年10月,撤销吴村公社,成立吴村镇。2000年11月,属临汾市尧都区。现辖吴南、吴北、孙曲、王曲、南太涧、北太涧、邰村、太明、东郭、徐村、洪堡、屯里12个村民委员会,全镇户籍人口24630人,常住人口23134人。
二、旅游资源
吴村镇历史底蕴深厚,发展路径独具特色。以农文旅融合为主线,串点成线,打造了千亩蔬菜基地以及晋生源等拓展研学基地,逐步形成集果蔬采摘、农耕研学、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近郊旅游目的地。这片土地承载着悠久的文化记忆。孙曲、王曲两地因尧王之子丹朱得名,太明、乔化则与尧王女儿娥皇、女英的传说相关联。这里也是蒲剧名家“十三红”张庆奎的故里,流传着屯里道腔、王曲龙灯等特色民间艺术。吴村镇名胜古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我国现存极少的金元时期戏台之一——王曲元代戏曲舞台,另有孙曲光孝寺、王曲丹朱墓、南太涧清代皮影戏楼、北太涧五佛寺、邰村清代戏楼及壁画等历史遗存,共同勾勒出一幅深沉而生动的人文画卷。
三、交通条件
吴村镇交通便利,有大西高铁客运线、S224省道桃临线过境,西邻京昆高速公路。县乡级公路22条,总长约36.5公里。镇区道路总长度25公里,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条。
四、综合实力
农业基础坚实。传统农业发展稳健,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共有8个高标准农田类建设项目,灌溉设施完善,2025年小麦播种面积34151亩,总产量1675.14万公斤,秋粮播种面积32195亩,预计总产量1616.35万公斤;前三季度蔬菜产量3927.5吨,畜禽养殖有猪、牛、羊、鸡等,水产养殖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青虾等。特色产业发展蓬勃,一是千亩富硒果蔬基地,建有冷链仓储及配套设施,有果蔬大棚49个,品种涉及西红柿、黄瓜、草莓、黑玉米、樱桃等富硒果蔬,辐射带动周边300余人就业;二是洪堡村夏乐西瓜种植基地,占地45亩,建有大棚73个,品种涉及嘉年华西瓜和美都西瓜,辐射带动周边50余人就业;三是为民惠众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承包耕地700亩,推广“冬小麦夏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依托滴灌、微喷灌水肥一体化,亩产冬小麦650-700公斤+夏玉米800-850公斤,周年“吨半粮”,亩节本增收500-600元。
经济运行平稳。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85万元,2025年谋划项目3个,分别是临汾市尧都区为民惠众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临汾市众顺面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面粉生产线扩建项目、中科国磁(山西)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经济普查方面,共普查工业类法人单位22家,建筑业法人单位29家,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70家,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3家,服务业法人单位126家,合计250家。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监测户共涉及我镇20户家庭,共计58人,其中太明村10户30人,孙曲村10户28人。
企业发展向好。辖区内共有企业32家,涵盖农业、文旅、工业等方面,种类多、范围广,其中临聚混凝土等制造企业9家、中诚等加油站5家,晋龙饲料等加工企业4家、金瑞源等洗煤厂3家、晋生源等合作社3家、金盛钰等储煤厂2家、速能科技等充电桩企业2家,其他类4家。
五、城镇化建设
升级基础设施。全力推进沿汾各村污水管网改造及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及时完成入户连接,吴南、孙曲、屯里污水处理站均已投入使用;扎实开展“一事一议”“和美乡村”项目建设,助推孙曲村美丽宜居建设提升、王曲村排水渠兼灌溉渠新建工程、吴北村道路硬化、徐村亮化工程等项目加速落地。
提升人居环境。推进“植绿护绿”,完成北太涧村道路绿化工作;聚焦“五清一改”目标,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与交通秩序整治,落实“周自查、月互查、旬督查”工作机制,定期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通过组织环境卫生现场观摩会,实地查看、交流分享,明确整治标准,引导各村对标提升,推动全镇环境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巩固安全防线。紧盯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开展企业安全隐患排查,落实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及时消除问题隐患;开展自建房常态化巡逻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检查房屋516户并建立台账;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持续开展法律法规、扫黑除恶、反邪教等宣传活动,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六、社会事业
始终兜牢民生底线。全面开展防止返贫监测集中排查,落实帮扶措施,2025年以来,为13名学生申报“雨露计划”,为57名脱贫户、监测户村民申领外出务工交通补贴,为5户庭院经济户申报经济补贴;强化兜底保障,新增最低生活保障3户4人、重度残疾人补贴对象14人;精准落实补贴,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93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8人、临时救助36人、80岁以上高龄补贴673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1702人;为全镇215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及时为义务兵家庭办理优待金和专科以上学历一次性奖励金。
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在文化建设上,吴村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2个。在教育事业上,全联校共有公立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79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2所,在校生205人,专任教师26人。自2019年以来,以“创建诗香校园,践行诗意教育,享受诗意人生”为理念,已成功举办四届诗词大会,表彰奖励师生140人次。在公共卫生上,吴村镇卫生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于一体的乡镇卫生院,医保定点卫生院,下辖12个村卫生室,服务人口2.5万余人,主要承担辖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曾获得“红旗基层党组织”“青年先锋号”“先进集体”“医德医风先进单位”等称号。
七、主要职责
吴村镇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政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和社区工作,推进乡村振兴。
(二)落实基层管党治党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党员管理、发展工作,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指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
(三)规范经济管理,组织指导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产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产业现代化;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四)加强社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抓好卫生健康、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工作;加强人民武装、民族宗教等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组织抢险救灾、优抚救助,及时上报和处置重大社情、疫情、险情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发展公益事业,强化公共服务;搞好公共设施建设,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六)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民主法治宣传教育,畅通诉求渠道、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接待来访群众,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基层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七)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监督工作;协助管理好派驻单位人员。
(八)依法依规承担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行政执法事项。
(九)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
(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机构设置
(一)党政机构设置
1.党建工作办公室
协助乡镇党委研究制定乡镇党建工作计划和党建工作年度工作要点,负责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指导乡镇辖区内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负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承担村干部、招聘到村工作大学生、到村任职选调生、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指导做好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做好乡镇人才和老干部工作;统筹协调落实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社会工作、统战、机构编制、巡察和工会、团委、妇联等方面工作。
2.党政综合办公室
负责镇党委、政府机关日常工作;负责人大、政协、武装部具体事务;负责财务、人事、保密、档案、固定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经济发展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
负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及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发展和改革、科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村镇建设和管理、交通运输、林业、水务、农业农村、审计、统计、能源等方面工作;协调配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负责组织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根据乡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乡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规划编制单位依法修改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依照审批程序报批;负责管理辖区内各项建筑活动和施工许可等初审工作;做好乡镇、村供水、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燃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建设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4.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平安建设办公室牌子)
负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指导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指导村务公开、村账乡管等工作;负责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法治宣传教育,基层平安创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群防群治等相关工作;负责信访的综合协调工作,督促检查工作落实;负责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行政审批服务、残疾人服务、慈善事务、红十字会事务等社会事务工作;负责承办乡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5.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挂综合行政执法队牌子)
负责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巡查上报、执法处置等日常执法工作;作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平台,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内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领域派驻执法力量、公安等派出执法机构开展联合执法工作;组织开展对辖区内各类专业执法的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事业单位设置
1.党群服务中心
负责发挥服务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功能,开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党务政策咨询等活动;提供党员培训活动场所,做好区域内党建活动的日常组织、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为村镇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和资源保障;负责党群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负责接待上访的群众;协助乡镇做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负责制定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结合实际设置基层来信来访、乡村建设、农业农村服务、畜牧兽医、不动产登记、法律服务等便民服务专门窗口,集中办理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负责进驻中心事项的公开公示,对进入中心的各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受理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及便民服务工作的投诉举报;指导村便民服务站点日常工作开展;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退役军人服务站
负责宣传贯彻有关退役军人法律、法规、政策;负责退役军人信访服务相关工作;负责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服务工作,对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指导、帮扶救助、思想教育等帮助服务;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优待抚恤等待遇保障工作;指导开展拥军优属工作,负责烈士及退役军人走访慰问、荣誉奖励以及纪念活动等;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办公地址: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大运路27号
办公时间:遵守《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联系电话:0357—3022008
负 责 人:吴 鑫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