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组织机构 > 乡镇

魏 村 镇

2025-09-30
【字体:

一、乡镇概况

魏村镇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西北部旱地丘陵地区,距市中心25公里,属吕梁山脉与汾河谷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八条东西走向的沟壑。全镇总面积29.4平方公里,东临尧都区吴村镇,西邻尧都区一平垣乡,南接尧都区土门镇,北与洪洞县龙马乡为邻,素有“鸡鸣闻三县,一庙泽四方”的美称。魏村镇于1984年建制镇,是原临汾市八大镇之一。现下辖魏村(南峪、北峪)、羊舍、和村(和村、羊舍庄)、西郭、车辐(洞子沟)、天寿(吉家庄、吴家庄、梁家庄)、山底(银乔凹、西沟、南坂)共7个行政村, 41个居民组,现有户籍人口12789人,共4064户,耕地面积2.39万亩。

二、旅游资源

魏村镇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古镇,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交相辉映。辖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代戏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王庙会、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寿山世尊院、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帝楼、西郭施茶所等文旅景点,2020年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小镇”荣誉称号。

三、交通条件

魏村镇交通便利,位于大西高铁和大运高铁沿线,屯西路和土魏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19年6月,在原有的101路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开通了临汾市区至“魏村古镇”101路公交旅游线路,极大地方便了出行和游览。投资7000万元,配合推动“天寿—东涧北”12.85公里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尧都区天寿山旅游公路建设工程。辖区内含县道屯西线长约6.5公里,乡道总长约20.94公里。

四、综合实力

魏村镇为传统农业乡镇,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分为种植、养殖。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特色产业有核桃、苹果、药材等;养殖以生猪、羊、牛为主,生猪存栏12000头,牛存栏297头,羊存栏2485头。第二产业发展以涉煤企业为主,主要企业有飞翔、华力、永庆、金泽林等洗煤厂,新型企业有露力化肥厂、亨贞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五、城镇化建设

(一)持续开展环境整治。以推行城乡一体化为抓手,合理规划各村垃圾点,制定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结合星级文明户创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等制度,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全面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积分制清单制管理工作,进一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魏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

(三)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确保垃圾清理全覆盖。累计出动清洁人员1500余人次,大型机械和车辆35台次,共计清理垃圾2000余方,取缔路边广告牌20余处,清理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16处,悬挂条幅35条,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六、社会事业

巩固衔接扎实有效。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完成29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例会6次,落实教育帮扶,申报“雨露计划”9人,申报脱贫户、监测户一次性交通补贴86人,对全镇脱贫人员务工情况进行动态登记;持续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强化“一键报贫”申报系统宣传推广,全面落实各项帮扶举措。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完成全镇低保户130户222人、五保户24人的动态监测工作;做好132名重度残疾人和59名困难残疾人的“两补”审核与发放工作;对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2名孤儿实行动态化跟踪管理;对全镇345名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共计发放13.8万元。开展社保工作集中宣传3次,积极宣传“老来”“民生山西”APP线上认证,帮助72名老年人完成养老保险认证;完成147人的劳动力及新增就业人员的信息采集和录入,切实织密社会保障网。

大力发展文旅融合。做强“魏村古镇”旅游品牌,举办省级非遗牛王庙会暨文化旅游节活动,组织各村开展文化活动9场,吸引游客30000余人;扎实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文物安全日常巡查,严格落实文物保护管理巡防制度;以天寿山旅游景区为中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打造3A级景区建设,提升旅游品质。

七、主要职责

魏村镇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政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和社区工作,推进乡村振兴。

(二)落实基层管党治党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党员管理、发展工作,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指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

(三)规范经济管理,组织指导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产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产业现代化;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四)加强社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抓好卫生健康、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工作;加强人民武装、民族宗教等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组织抢险救灾、优抚救助,及时上报和处置重大社情、疫情、险情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发展公益事业,强化公共服务;搞好公共设施建设,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六)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民主法治宣传教育,畅通诉求渠道、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接待来访群众,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基层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七)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监督工作;协助管理好派驻单位人员。

(八)依法依规承担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行政执法事项。

(九)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

(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机构设置

(一)党政机构设置

1.党建工作办公室

协助乡镇党委研究制定乡镇党建工作计划和党建工作年度工作要点,负责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指导乡镇辖区内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负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承担村干部、招聘到村工作大学生、到村任职选调生、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指导做好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做好乡镇人才和老干部工作;统筹协调落实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社会天作、统战、机构编制、巡察和工会、团委、妇联等方面工作。

2.党政综合办公室

负责镇党委、政府机关日常工作;负责人大、政协、武装部具体事务;负责财务、保密、档案、固定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经济发展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

负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及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发展和改革、科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村镇建设和管理、交通运输、林业、水务、农业农村、审计、统计、能源等方面工作;协调配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负责组织编制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规划编制单位依法修改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依照审批程序报批;负责管理辖区内各项建筑活动和施工许可等初审工作;做好镇、村供水、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燃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建设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4.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

负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指导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指导村务公开、村账镇管等工作;负责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法治宣传教育,基层平安创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群防群治等相关工作;负责信访的综合协调工作,督促检查工作落实;负责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行政审批服务、残疾人服务、慈善事务、红十字会事务等社会事务工作;负责承办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減灾救灾相关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5.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

负责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巡查上报、执法处置等日常执法工作;作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平台,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内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各领域派驻执法力量、公安等派出执法机构开展联合执法工作;组织开展对区域内各类专业执法的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事业单位设置

1.党群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

负责发挥服务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功能,开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党务政策咨询等活动;提供党员培训活动场所,做好区域内党建活动的日常组纸、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为村镇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和资源保障;负责党群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负责接待上访的群众;协助乡镇做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负责制定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结合实际设置基层来信来访、乡村建设、农业农村服务、畜牧兽医、卫生健康和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户籍管理、不动产登记、法律服务等便民服务专门窗口,集中办理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负责进驻中心事项的公开公示,对进入中心的各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受理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及便民服务工作的投诉举报;指导村便民服务站点日常工作开展;完成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站

负责宣传贯彻有关退役军人法律、法规、政策;负责退役军人信访服务相关工作;负责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服务工作,对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指导、帮扶救助、思想教育等帮助服务;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优待抚恤等待遇保障工作;指导开展拥军优属工作,负责烈士及退役军人走访慰问、荣誉奖励以及纪念活动等;完成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办公地址: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魏村正阳街10号

办公时间:遵守《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联系电话:0357-7181338

负责人姓名:李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1601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