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一、乡镇概况
县底镇地处尧都区东南方向,东与浮山县接壤,西与段店乡交界,南与贾得乡相连,北与大阳镇毗邻。2021年3月原贺家庄乡和原县底镇合并后,全镇总面积1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万亩,下辖25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户籍人口42082人,常住人口30266人。镇党委下设25个行政村党组织、2个镇直党支部、4个非公党支部,共有党员1729名。
下辖:县底村、南乔村、涧头村、上官村、埝下村、东杜村、侯村、贾墙村、席村、城隍村、黄寺头村、河里庄村、新靳村、王村、翟村、许村、朱村、庞杜村、东里村、贺家庄村、苏寨村、赵村河村、酸枣凹村、口子里村、漫天岭村。
二、旅游资源
被誉为尧都区“东山阆苑”的县底镇,以“两山两寺一寨一河”(卧虎山、世尊山,海云寺、世尊寺,苏寨,浮峪河)为地理标点,串入乡村风情桃花会、樱桃采摘节、河里庄遆氏根祖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同步建设“红色苏寨”教育基地,将全镇逐步打造成尧都东山综合文化旅游区。
三、交通条件
县底镇位于尧都区的东南部,镇政府位于县底村,距市中心十公里,西北接段店乡,西南与贾得乡接壤,东靠浮山县,北临大阳镇,境内交通便捷,主干道县陈路、县大路、临响路纵横交错;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西部为平川,东部为丘陵、山区地带。
四、综合实力
2024年县底镇党委谋划提出“135”工作思路: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一条主线,实施“强根铸魂、强基固本、强村富民”三大工程,着力实现“产业发展新样板、文旅融合新引擎、乡村建设新面貌、基层治理新格局、担当作为新活力”五个突破,为把县底镇建设成为尧都东部多元产业集群区而努力奋斗。
一是坚持项目引领。2024年以来,成功推动华永聚农业开发新型养殖种植园等项目落地实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积极对接区级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动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尧都区光伏发电项目、晶旭尧都200MW光伏电站项目签约落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二是推动产业升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强力推进耕地保护整改、卫片执法整改等工作,稳定小麦、秋粮播种面积。支持王村辣椒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发展,擦亮本地农产品品牌。依托“乡村e镇”等平台,推动涉农主体联动发展,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夯实发展基础。借助巩固衔接项目,加快推进河里庄村果品集散中心、苏寨村沟西组农牧循环生产设备采购项目落地投产。改善埝下、东杜、席村农田灌溉引水条件,提升东杜、上官田间道路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五、城镇化建设
在城镇化建设工作中,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凝心聚力谋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壮大,镇村面貌焕发新姿。紧扣“生态宜居”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镇村建设全过程,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农业发展稳中有进,畜牧产业做大做强,乡村旅游魅力尽显。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治理持续向好,社会保障坚实有力,脱贫成果有效巩固。
六、社会事业
巩固衔接持续深化。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全镇25个行政村11782户农户开展地毯式排查,新纳入边缘易致贫户1户4人。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8户、86.5万元,“雨露计划”补助27人次、8.1万元,发放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90人、稳岗补助124人。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全力推进社会救助精准化,动态调整低保、特困供养范围,全年新增农村低保6户、16人、特困供养4人,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供养、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临时救助等惠民资金382万元,惠及群众1380人。实施“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按月发放实物救助158人,为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名孤儿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15名困境儿童申请专项救助。深化医保社保扩面行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养老保险缴费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网更加坚实细密。
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品质,让群众生活更加便捷。就业社保服务网络覆盖25个行政村,方便群众社保查询和资格认证。席村、东杜等12个村日间照料中心完成提档升级,全年累计服务2万余人次。公共卫生一体化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镇卫生院通过区级验收,为3862名老年人、精神病人提供了免费体检。
文旅产业提档升级。以“农旅融合+”为抓手,成功举办第二十届“乡村风情”桃花会暨首届县底镇全域旅游周,精心设置李家庄桃园、世尊山登高、苏寨唱响老区文艺演出、南乔村传统文化等主题日活动,有效提升了区域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功举办河里庄村第八届遆氏根祖文化节、南乔村第八届历史文化交流会等各类文化节会,进一步彰显了县底镇独特的文旅魅力。
七、主要职责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政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推进乡村振兴。
(二)落实基层管党治党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党员管理、发展工作,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指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
(三)规范经济管理,组织指导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产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产业现代化;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四)加强社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抓好卫生健康、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工作;加强人民武装、民族宗教等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组织抢险救灾、优抚救助,及时上报和处置重大社情、疫情、险情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发展公益事业,强化公共服务;搞好公共设施建设,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六)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民主法治宣传教育,畅通诉求渠道、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接待来访群众,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基层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七)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监督工作;协助管理好派驻单位人员。
(八)依法依规承担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行政执法事项。
(九)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
(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机构设置
(一)党政机构设置
1.党政综合办公室
负责镇党委、政府机关日常工作;负责协助人大、政协、武装部、纪委监委、组织、宣传、统战、机构编制、巡察、老干部和工会、团委、妇联等方面工作;负责协助财务、人事、保密、档案、固定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经济发展办公室
负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及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发展和改革、科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村镇建设和管理、交通运输、林业、水务、农业农村、审计、统计、能源等方面工作;协调配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平安建设办公室牌子)
负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指导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指导村务公开、村账乡管等工作;负责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法治宣传教育,基层平安创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群防群治等相关工作;负责信访的综合协调工作,督促检查工作落实;负责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行政审批服务、残疾人服务、慈善事务、红十字会事务等社会事务工作;负责承办乡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4.规划建设办公室
负责组织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根据乡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乡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规划编制单位依法修改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依照审批程序报批;负责管理辖区内各项建筑活动和施工许可等初审工作;做好乡镇、村供水、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燃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建设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5.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挂综合行政执法队牌子)
负责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巡查上报、执法处置等日常执法工作;作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平台,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内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领域派驻执法力量、公安等派出执法机构开展联合执法工作;组织开展对辖区内各类专业执法的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事业单位设置
1.党群服务中心
负责发挥服务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功能,开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党务政策咨询等活动;提供党员培训活动场所,做好区域内党建活动的日常组织、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为村镇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和资源保障;负责党群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负责接待上访的群众;协助乡镇做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负责制定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结合实际设置基层来信来访、乡村建设、农业农村服务、畜牧兽医、不动产登记、法律服务等便民服务专门窗口,集中办理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负责进驻中心事项的公开公示,对进入中心的各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受理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及便民服务工作的投诉举报;指导村便民服务站点日常工作开展;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退役军人服务站
负责宣传贯彻有关退役军人法律、法规、政策;负责退役军人信访服务相关工作;负责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服务工作,对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指导、帮扶救助、思想教育等帮助服务;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优待抚恤等待遇保障工作;指导开展拥军优属工作,负责烈士及退役军人走访慰问、荣誉奖励以及纪念活动等;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办公地点:尧都区县底镇县底村团结街14号
办公时间:遵守《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联系电话:0357-3222951
负 责 人:任艳玲 侯海滨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