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尧都 > 尧都简介

尧都概况

2024-09-04
【字体:

【历史沿革】尧都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4700多年前,帝尧建都于此,开创了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夏商周时,平阳属冀州之地。春秋时,韩、赵、魏三家分晋,平阳属韩。秦汉时,属河东郡。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刘渊建都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始称临汾。唐、五代、宋为临汾县,属河东道晋州。明清时期,为山西省河东道平阳府。民国时,名称多有更迭,1937年4月,建立临汾市、临汾县。1949年6月,市、县合并,称临汾县。1971年,分设临汾市、县,均属临汾地区。1983年10月,临汾县并入临汾市,仍属临汾地区。2000年11月1日,原县级临汾市更名为尧都区。

【人文底蕴】尧都历史悠久,史称平阳,因4700多年前帝尧在此建都而得名,是华夏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人文底蕴深厚,史传文字、华表、围棋、诗歌、戏曲、鼓乐等文化经典都发源于此。这里历史名人辈出,有华夏第一造字圣人仓颉、西汉首次西征名将卫青、中国首位出国取经大师法显等。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现存尧庙、尧居、尧陵、大云寺等历史人文景观50余处,还有闻名全国的华北第一大障谷仙洞沟等10余处自然景观。

【自然条件】全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共有耕地68万亩。年平均气温14.3度,无霜期203天。年均降水量550毫米。地下水储量1.48亿立方米。境内河流水系主要有汾河及其支流涝河、洰河等。汾河为全区第一大过境河,境内长度为28公里,流经6个乡镇,流域面积122平方公里。全区森林覆盖率为17.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5.5%。

【矿藏资源】已探明矿种38种,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全区含煤面积258平方公里,保有资源储量11亿吨,是全国优质焦煤基地之一。铁矿探明储量9000万吨,远景储量2亿吨;工业石灰岩储量2.3亿吨,石膏储量3亿吨,耐火粘土储量3000万吨。

【人口状况】全区常住人口为95919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44050人相比,十年间增加了15148人,增长1.60%,年平均增长率0.16%。

【旅游资源】现有古帝尧庙、尧帝陵、华门、大云寺、元代戏台等历史人文景观和仙洞沟、龙子祠等自然风景区。中国首座文化旅游景观——中国华门,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品牌。西邻闻名世界的黄河壶口瀑布、蒲县东岳庙、隰县小西天;南接襄汾丁村古代猿人文化遗址、侯马晋国文化遗址等;北有洪洞大槐树移民遗址、明代囚牢苏三监狱、广胜寺等旅游胜地。

【交通条件】尧都区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心,境内交通便捷,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664公里。大西高铁、京昆高速、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中南铁路、青兰高速横跨东西,108国道、309国道纵横交错,临汾民航机场直通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青岛、昆明、大连等重要城市,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综合实力】全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7.5%预期目标,绝对额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33.6亿元,在进入全省县市区前十的基础上再次前进1位,排名第9位。其他6项主要经济指标绝对额3项全市第一。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3.8亿元,同比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8亿元,同比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2.6亿元,同比增长4.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7664元,同比增长4.5%;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983元,同比增长6.2%。全区经济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向上攀登,“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步伐更加有力,为临汾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前列作出了积极贡献。

【城市建设】28.6公里“快速中环”全线贯通,汾东等5个棚改项目加快建设,华康路游园等6个口袋公园、16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相继投用,东城体育馆向群众免费开放,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更加出彩。建成高标准农田2.9万亩,实施农业生产托管3.68万亩,打造“吨粮田”“吨半粮田”240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0.7万吨,粮食安全基础更加稳固。晋南农批、乡村e镇持续拉动,一平垣“西山核桃油”入选全国名特优农产品,贾得“巨峰葡萄”获得“圳品”证书。累计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70家,培育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800余家,全年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47亿元,振兴动能更加强劲。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整治城市街道、背街小巷、乡村庭院,规范5000余个停车位,建成3个便民市场,打造1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30个提档升级村,城乡共建共治绘就崭新画卷。

【社会事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15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群众就业保障有力。创新推进“1311”就业帮扶机制,组织职业技能培训4167人,开展各类招聘会129场,“零工市场”发布用工信息1.5万条,推动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各类就业2.5万人。教育事业扩优提质。新增临汾二中小学部,拓展17所普惠幼儿园,创建7个片区教研共同体,全区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大幅提升,高考一本、二本达线率再创新高。医疗服务更加普惠。深入实施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组建家庭医生团队523个,开展分级诊疗4.3万人,“三下乡”义诊服务9.6万人,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实现互认。文化事业持续繁荣。举办“尧王杯”围棋公开赛等赛事活动,组织“送戏下乡”等惠民文化活动1600余场,开展读书分享、亲子阅读等活动260余场,“社区教育百汇学堂”荣获全国表彰。保障网络织密兜牢。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参保人数达103万人次,低保、特困、监测户等困难人员医保救助“一站式”结算,困难家庭保障、孤儿包联等措施不断巩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执行安全管理31条硬措施,全面落实煤矿无监控不作业、智能AI“反三违”等治本措施,本质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前进5位,改善率排全省第2位。“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有序推进,沿汾排污口规范整治,国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1601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


51La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