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2018年4月10日在尧都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贾国杰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尧都区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尧都区第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围绕五个尧都,推进五大发展,实现五大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思路,主动服务全区发展大局,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加大组织收入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全区经济稳步向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
根据编制完成的2017年财政总决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405万元,为预算117724万元的102.28%,超收2681万元,同比增加1139万元,增长0.96%。按收入结构计算,税收收入91844万元,同比增加6535万元,增长7.66%;非税收入28561万元,同比减少5396万元,下降15.89%。
公共财政收入总计40400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405万元、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13477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3292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415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33389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20313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06万元、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收入1800万元、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收入4930万元、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支付收入8741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收入18686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2712万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收入1313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3029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734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452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4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76209万元、各项结算补助收入492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8853万元、上年结转1175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60万元、调入资金6066万元。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根据编制完成的2017年财政总决算,公共财政支出总计40400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495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18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8853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81万元,结转下年12325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如下:
教育支出66361万元。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解决学校运转困难。支持校舍标准化建设,完善城乡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程,教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普通高中助学金、学前教育幼儿资助、农村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贴、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及时足额到位,促进了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931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工伤及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救助对象给养费标准,落实基层公共服务岗位补贴,开展高校生创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落实特困群体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社会福利等政策,保障社会各类优抚人员基本生活费用、退役士兵安置、军队移交政府离退休人员安置等支出,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7412万元。主要用于尧都区人民医院建设,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和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各项补助政策,支持卫生健康医疗服务业项目,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药品零差价补助、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提标和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经费。
农林水支出31050万元。主要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补贴以及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政策性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支持土地治理、土地确权、节水改造、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抗旱防汛及精准扶贫等项目。加大林业投入,促进通道绿化项目发展、核桃基地建设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及产业化发展,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
城乡社区支出4591万元。主要用于贾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枣林街北段开发、西关城中村改造、尧庙郭村联片改造道路建设、东城供热补贴及乡村清洁工程等支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住房保障支出6500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支出,城乡住房保障功能不断强化。
节能环保支出16941万元。主要用于防治大气及水污染,治理冬季煤烟污染,城乡环境整治,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治理。推进污染企业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促进能源节约利用。加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检测,推动环境保护工程顺利实施。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93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各类公共文化活动,保障文化站免费开放、送戏下乡、电影免费放映等公益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大文化馆、 群艺馆、乡镇文化站、农村书屋及东城体育馆建设,丰富群众文体活动。加强重点文物保护,推进大中楼、尧陵景区、仙洞沟景区的开发建设。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4499万元。主要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打击非法采矿专项行动,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及耕地复垦等支出。
交通运输支出9378万元。主要用于乡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落实农村客运补贴,以及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和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经费等支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22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8040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84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781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92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68万元;其他支出488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442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75192万元。其中,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27430万元,为预算48825万元的56.18%,减收2139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17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26972万元;上年结转611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175192万元。其中,2017年政府性基金支出7800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9697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40万元、结转下年77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87034.9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11205万元,保险费及其他收入75829.9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计63210.5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46227.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7469.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支出9513.6万元。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结余23824.4万元,年终滚存结余67885万元。
(四)债务情况
2017年,市财政核定我区当年增长债券规模190708万元,主要用于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其中,置换债券160708万元,新增债券30000万元。这些债券资金对我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17年底,全区政府债务限额449825万元,政府债务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
(五)“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三公”经费支出1245万元,为预算的82.6%,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2.33万元,公务接待费52.92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179.63万元。
(六)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主动应对困难,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是加强统筹协调,解决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目标,硬化任务,落实征管责任。二是创新征管机制,积极开展财税部门税收协管工作,加强税收分析预测,挖掘增收潜力,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努力克服取消、减免行政性收费政策的影响,规范征管行为,加大非税收入源头控管力度,“以票管收”,催收促缴,非税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四是争取上级财政各项补助资金129528万元,比上年增加16398万元,为过好“紧日子”发挥了关键作用。五是以财政的加杠杆服务全局的去杠杆,主动争取政府债券190708万元,比上年增加79442万元,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支出,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千方百计推动经济稳步向好,确保全区财政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2、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一是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积极支持申报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多渠道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不断增强财政调控能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二是保证了全区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经费支出,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竞争立项,争取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0万元,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固本强基,持续改善农业农村条件,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文体事业发展,促进“两路一馆三校”“五馆合一”“文化三下乡”“书香尧都”等项目建设。五是保证了“五位一体”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贫困大学生资助、贫困户补充医疗保险等政策的落实及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建设,不遗余力改善民生兜牢底线。全区5300余名退休人员工资全部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实现了财政、社保经办机构各项业务划转平稳,无缝对接。六是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证了城乡环境整治、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公路、涝洰河生态治理、东城道路建设等项目建设,保证了全区铁腕抗污治霾、城市扩容提质等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3、深化财政改革,预算管理不断规范。一是逐步建立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存量资金、绩效评价、预算调整挂钩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预算编制,提高上级转移支付编入年初预算比例,逐步减少预算追加,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二是加强全口径政府预算统筹配置,建立健全存量资金盘活制度,清理盘活各类资金20923万元,用于保民生、补短板。三是扩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加强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强化对重点民生支出和重大专项支出的绩效评价,为实现所有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全覆盖奠定了基础。四是不断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对涉及违规承诺回购、违规担保、违规购买服务共15个违规举债项目进行了清理整改。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我区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成绩来之不易。审视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清醒地看到,财政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换挡期,财政增收缺少新的支撑,重点保障领域支出呈刚性增长,收支平衡难度逐步加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仍需进一步提高等。今后我们将准确把握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财政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2018年预算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区全面建设五个尧都的决胜之年。编制好2018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关系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意义十分重要。
2018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聚焦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统筹,强化保障能力,加强预算管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转型发展新成效全力推进“五个尧都”建设。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2018年财政预算编制着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全区重点工作和重点支出。二是推进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政支出政策事前绩效评估,强化支出政策对部门预算安排的约束作用。三是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以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俭,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四是加强预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着力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128833万元,上级提前告知55473万元,上年结转12325万元,上级各项转移支付补助9941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81万元,全区公共财政收入总计298726万元。
2018年全区公共财政支出总计29872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44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4984万元;教育支出7081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07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0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616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0747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1828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781万元;农林水支出1569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019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80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54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537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4141万元;预备费4000万元;其他支出193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617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808万元。
2018年全区安排“三公”经费预算3433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307万元,公务接待费113万元,因公出国(境)费20万元,会议费822万元,培训费1171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8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99362万元。其中,当年基金收入99003万元,上级提前告知282万元,上年结转收入77万元。
2018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99362万元。按支出功能科目分类情况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8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80002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6862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45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918万元,彩票公益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5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8786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9841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23559万元,保险费及其他收入46282万元。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7851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4755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8063万元,机关养老保险支出32237万元。支出不足部分从结余资金中补充。
(四)债务限额
2018年,市财政核定我区债务限额47483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96790万元、专项债务278040万元。
三、全力完成2018年预算任务
为确保2018年全区各项收支圆满完成,财政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财辅政,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发展根基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继续奋斗的号角,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财政部门要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持续加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开启“五个尧都”建设新的征程。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为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提供财力保障。二要坚决维护核心。准确领会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三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与贯彻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推动尧都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对民生改善、环境保护、安全稳定、“三基建设”等重点工作,周密安排、提早动手,不断夯实党的发展根基。
(二)坚持创新驱动,有效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要从观念、方法、机制上转变,积极发挥财政杠杆撬动作用,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和支持发展节能环保及以大数据、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新产品、新业态、新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企业早投产、早见效。二要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从直接投入项目转变为搭平台、建机制,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医疗、教育、健康养老、文化体育事业、污水垃圾处理、道路建设、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领域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合力补齐短板,加速形成发展新动能,为财政收入实现根本好转提供支撑。三要支持产业园区建设,为企业入驻、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银企对接,加快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企业打开市场,引导和激励企业家积极投身我区转型发展主战场,努力培育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经营能力强、富有远见、诚信担当的企业家队伍,擦亮尧都亲商、优商、安商、厚商的亮丽名片。
(三)强化增收节支,确保全面完成年度预算任务
一要强化财政收入管理。遵循收入预期性原则,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缴,注重收入分析,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增加政府统筹财力。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充分运用财政票据化管理系统提高非税收入收缴效率,加强财政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互动,围绕全区中心任务和重点项目,准确捕捉上级资金投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在转移支付、新增债券等方面给予我区更大的资金政策支持。二要健全完善预算标准体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的预算制度,科学设立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严格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合理制定机关运行经费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加强人员编制管理和资产管理,完善人员编制、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三要严格厉行勤俭节约。进一步强化支出预算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控行政事业运行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零增长”,财政供养人员“零增长”,“三公”经费“零增长”,基本建设项目超概算资金未经原审批机关及本级政府批准一律不追加,超范围超标准津补贴和超编人员支出一律不安排预算,预算之外的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办公用房装修等一般性支出未经区政府批准一律不追加。最大限度节约资金,全力保障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战略重点投入。
(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提升财政管理绩效
一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对专业性较强的新增项目(包括连续项目新增资金)以及50万元以上的所有信息化项目和修缮项目进行预算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核定预算安排金额,并逐步扩大评审范围,所有事业发展类和专项转移支付类项目,以及100万元(含)以上的经费和项目全部报送绩效目标,扩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加强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注重评价结果运用,逐步实现所有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全覆盖。二要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推进项目资金、重点科目资金、财政存量资金、债务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的统筹使用,逐步实现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促进财政资金优化配置,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三要切实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和财政部有关规定,在上级批复的限额内举债融资,并将举借的政府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得超限额举债。探索建立跨年度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预算管理,实现项目资金的跨年度平衡。
(五)注重民生福祉,着力改善社会民生事业
一要认真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大病医疗保险提高标准政策的落实,促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织牢保障困难群众最基本生活的安全网,确保区政府确定的惠民实事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增进人民福祉。二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达标验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支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要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贯彻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扎实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清洁取暖工程项目、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治理等工作,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魅力尧都建设。四要以精准扶贫为主导,为全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财力保障。着力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贫困劳动力就业等工作,倾情倾力做好托底工作,让每一个身处困难者都能得到政府的关爱和温暖。五要全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实施环境容量管控工程、大气环境治理工程、水体环境提标工程、土壤环境修复工程等“八大工程”,保护好尧都的生命之源。六要着力支持发展全域旅游。为办好首届尧都文化旅游节,统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提升尧都形象、助推全域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各位代表,征程已经开启,蓝图已然绘就,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大局意识,增强依法理财能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高水平全面建设“五个尧都”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名词解释及说明
公共财政收入总计:反映预算年度内预算资金来源的总规模,包括公共财政收入、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及调入资金。公共财政收入总计不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公共财政支出总计:与“公共财政收入总计”对应,反映预算年度内预算资金运用的总规模,包括公共财政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以及调出资金的总和。公共财政支出总计应等于公共财政收入总计。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规定列入地方预算,直接缴入地方金库的财政收入。具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税收收入,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地方分享部分,营业税、资源税的地方分享部分,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二是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列入地方预算的财政支出,其支出项目按功能设置“类”级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商业服务业等支出、金融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及其他支出等。其资金来源包括用地方当年财力安排的支出、上年结余、调入资金和中央、省一般性及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收支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目的性强、专款专用。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按险种划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2017年新增机关养老保险基金。
“三公”经费预算:“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017年新增会议费、培训费。
部门预算: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完整地反映—个部门的所有收入和所有支出,即一个部门在部门预算之外,不得再有其他收支活动。部门预算的特点就是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并实行预算内资金和部门事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收支统管,统筹使用。
转移支付(一般、专项):是政府间的一种补助,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目前转移支付主要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构成。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由接受拨款的政府自主使用,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村级公益事业奖补等转移支付、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专项转移支付又称专项拨款,是有附加条件、规定资金使用范围的转移支付,要求专款专用。目前,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
财政结余资金:是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
财政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由政府设立的,从规定范围筹集的,用于调节和平衡预算运行的预算储备资金。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单设科目,增加补充基金时在收入方反映,动用基金时在支出方反映。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是对现行单一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一种改进,是指在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建立健全跨年度的、合理的平衡机制,实施依法征税,硬化支出预算约束,更好地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
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融入绩效理念,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以提高预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的管理活动。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指村民通过规范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方式,给予适当财政奖补。其目的是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建立多方投入、共同推进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办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
支出功能科目:是指反映政府管理和主要职能活动的分类科目。分“类、款、项”三级设制。主要分类具体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商业服务业等支出、金融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支出经济科目:是指反映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的分类科目。分“类、款”二级设制。主要分类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债务利息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
附件1:2018年尧都区“三公”经费支出明细表(点击下载).xls
附件2:尧都区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预算(点击下载).xls
附件3:尧都区2017年债务余额和2018年度债务限额情况表.xls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