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财政预决算 > 预决算公开 > 政府预决算 > 政府预算 > 2020年

尧都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预算的报告

2020-04-10
【字体:

尧都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预算附表.xls

尧都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文件(18

关于尧都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0年预算的报告


——2020年3月26日在尧都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韩小龙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尧都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工作部署和“136”工作举措,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规范财政收支管理,着力提升资金使用绩效,财政收入持续向好,财政支出保障有力,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整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2923万元,为预算181750万元的100.7%,超收1173万元,同比增加11636万元,增长6.8%。按收入结构计算,税收收入完成141015万元,同比增加22424万元,增长18.9%;非税收入完成41908万元,同比减收10786万元,下降20.5%。

公共财政收入总计48249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923万元、返还性收入18184万元、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4324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902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4800万元、上年结转186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2454万元。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公共财政支出总计48249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941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49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2814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7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595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535万元,为预算的99%;公共安全支出18780万元,为预算的99.9%;教育支出71525万元,为预算的99.1% ;科学技术支出1160万元,为预算的10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399万元,为预算的1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072万元,为预算的99.2%;卫生健康支出59846万元,为预算的100%;节能环保支出31897万元,为预算的97.9%;城乡社区支出48156万元,为预算的100%;农林水支出43118万元,为预算的99.6%;交通运输支出7148万元,为预算的100%;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010万元,为预算的100%;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56万元,为预算的100%;金融支出10万元,为预算的10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7952万元,为预算的100%;住房保障支出14385万元,为预算的100%;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19万元,为预算的100%;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2927万元,为预算的100%;其他支出10633万元,为预算的100%;债务付息支出6387万元,为预算的100%。

预算执行中,财政局根据《预算法》规定,编制区级预算调整方案,提交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查批准。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增加28031万元,压缩一般性支出及调减部分未达到支出要求的项目11335万元;同时调增支出预算39366万元,用于落实中央关于“三保”和“三大战役”政策性支出。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86887万元。其中: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0008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878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8000万元、上年结转11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286887万元。其中:2019年政府性基金支出28664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46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预算执行中财政局根据《预算法》规定,编制区级预算调整方案,提交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查批准。主要是由于市级土地收储政策变动形成我区土地出让收入减收,收支预算相应调减135454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05817万元,为预算的94%,收入减少主要是2019年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4883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入1683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收入40143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执行101755万元,为预算的96%,支出减少主要是全区机关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待遇标准降低,执行2014年9月退休工资标准。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319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76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7802万元。

(四)债务情况

截至2019年底,我区政府债务限额574830万元,政府性债务总额574811万元,政府债务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2019年债券资金增加122800万元。其中:置换债券228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2000万元、专项债券88000万元。这些债券资金对我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三公”经费支出1084万元,为预算1609万元的67.4%。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4万元、公务接待费29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777万元。

二、落实区人大决议和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认真落实区人大有关决议,严格预算执行,规范预算管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增收节支多措并举,支持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圆满完成财政收入目标。围绕年初财政收入预期目标,逐月考核完成情况,在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下,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足额入库。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预期目标1173万元,同比增长6.8%。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紧盯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研究政策,主动对接沟通,努力争取项目资金。2019年共争取上级资金24.3亿元。其中,新增债券资金10亿元,上级财政一般转移支付14.3亿元。用于全区污染防治、精准脱贫、政府债务化解、重点工程、农业生产、土地治理、社会保障等项目。三是定期盘活存量资金。加大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统筹使用力度,严格控制结转资金的规模,清理盘活单位存量资金7279万元。四是严格落实中央、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票据管理,做到了应停尽停,应收尽收。扩大政策宣传,优先偿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支持营商环境建设。五是严控“预算支出关”。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行政运行成本,多举措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将有限财力优先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六是撬动社会资金。积极筛选项目库,引进社会资本,加快推动我区PPP项目规范实施。目前,已入财政部管理库PPP项目9个(总投资57.07亿元),其中7个项目公司均已成立,相继进入执行阶段。

(二)继续打好“三大战役”,保障重大战略实施

一是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按照中央和省级要求明确主体责任,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维护全区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2019年清理化解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07196万元,完成了当年偿还60%的目标。二是全力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大区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2019年区级资金投入1002万元,比上年增加184万元,增长22%。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贫困户光伏发电建设、贫困户危房改造、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贫困户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项目。三是全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3.4亿元主要用于购买清洁焦、喷雾降尘、地表水生态补偿、龙祠水源保护、汾河生活排污口治理等3640万元、集中供热、煤改气15135万元、煤改电2975万元、采煤沉陷区搬迁治理6234万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3758万元、土地复垦,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项目2255万元。

(三)优化支出保证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安排落实资金23702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及普通高中公用经费、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特殊教育学校改建、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校舍维修建设以及学校设施设备购置、义务教育均衡达标等支出。二是安排落实资金113930万元强化社会保障功能。主要保障军队退役人员优抚及安置,困难群众生活补助,就业补助,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以及财政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落实国家社会保险减税降费重大政策,促进医疗卫生健康发展,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零差价等补贴。三是安排落实资金6026万元支持三农建设。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农田水利建设、饮水安全、农业综合开发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四是安排落实资金193400万元保障区级重点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主要用于解放东路拓宽改造工程21450万元、棚户区改造项目63000万元、涝洰河生态建设及尧贤街跨涝洰河桥梁工程投资36234万元、华州东路建设工程、二中路北延、东外环拓宽改造等项目。五是安排落实资金5815万元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农村综合改革。主要用于乡村环境治理补助资金3265万元、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506万元、乡村改厕及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774万元、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奖补170万元。六是安排落实资金13349万元加强“三基建设”财政投入保障。重点保障全区所有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工作运转经费,落实了84个社区的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活动场所建设资金等项目支出。七是安排落实资金3778万元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事业。主要用于各乡镇街道文化站免费开放、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尧文化旅游节等项目。八是安排落实资金220万元,并保证对政法机关办案经费和装备经费转移支付及时到位,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的同时,财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2019年“三公”经费支出1084万元,为预算1609万元的67.4%。

(四)强化管理严抓规范,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一是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按照“无绩效、不预算”的原则,积极开展绩效自评和财政重点再评价工作,初步实现了全覆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下年度合理科学安排预算提供重要支持。二是严格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全年完成政府投资预、结算项目126个,送审金额20.37亿元,审定金额19.48亿元,审减金额0.89亿元,确保了财政性资金的安全高效,切实起到了为政府投资“把关”的作用。三是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加强对各预算单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推动各预算单位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项目执行和资金结算等方面的规范化进程。进一步贯彻落实“放管服”的改革要求,强化政府采购的招标监管工作,严格履行监督职责,规范政府采购投诉受理机制,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四是进一步完善支出管理流程。全面开展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切实提高集中支付效率。积极推动财政动态监控系统全面上线,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转。五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为落实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要求,对全区所有国有资产进行了全面深入清查,并对12个一级、4个二级相关行政事业单位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进行了排查,及时完成了上报工作。六是严格加强监督检查。认真开展了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监督检查,财政、税务、社保等部门相互配合,通过自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认真分析汇总,及时上报了减税降费政策意见建议。同时对上级指定的临汾市生态环境局尧都分局及临汾市尧都区农业农村局两个单位财务收支及财政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政策、资金的有效落实。

2019年,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社会各界和全区人民充分理解、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财政增收难度加大。二是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压力较大,特别是化解民营企业债务工作任务繁重。三是重点工程投入逐年增多,致使财政收支平衡面临巨大压力。四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依然存在,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十分紧迫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找准根源、精准发力,努力改进提高,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2020年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编制好2020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关系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意义十分重要。

2020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个尧都”奋斗目标和“136”工作举措,按照上级部署安排,提质增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始终坚守“底线”思维,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提高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与化解并举,牢牢守住“三保”支出底线和不发生政府性债务风险红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财政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2020年财政预算编制中,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预测,着重把握五项原则:一是积极稳妥,量入为出。坚持收支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充分考虑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加力提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妥善处理历史债务,积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三是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勤俭节约,过紧日子。按照不低于18%的比例,严格控制和压减非急需、非刚性一般性支出,节省的资金用于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需要。四是绩效为先,实施全覆盖、全过程绩效管理。安排财政资金绩效先行,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五是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实行收支全口径管理,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各项财政支出。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在综合考虑我区经济形势和各项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基础上,我们编制完成2020年全区财政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18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加上上级返还性收入18184万元,上年结转2594万元,上级提前告知各项转移支付补助12834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0000万元,全区公共财政收入预算总计355622万元。

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总计35562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55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4168万元、教育支出75245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2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0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27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778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92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8892万元、农林水支出17829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885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23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52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66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72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7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631万元、预备费75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6843万元、其他支出560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808万元。

“三公”经费预算3173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4万元、公务接待费34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01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249万元、会议费521万元、培训费1026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293660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加上上级提前告知转移支付68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46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94487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294487万元。按支出功能科目分类情况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47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47776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27567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3312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2555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21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2596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91468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37268万元、保险费及其他收入54200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13308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6040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11553万元、机关养老保险支出41351万元。

(四)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规模

市财政核定我区2020年新增债券规模20000万元。其中:解放东街拓宽改造13000万元、跨涝洰河桥工程7000万元。债券资金主要用于我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四、2020年财政重点工作

2020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受减税降费、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收入增幅非常有限,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巨大。财政部门将主动作为,服务前置,通过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各类财政资金等措施确保预算收支平衡。

(一)推动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各项措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型产业发展,着力培育新型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提高收入质量。二是严格执行普遍性降费政策。积极为企业松绑减负,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发展,涵养财政税源。三是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把开发区建设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大载体,多方筹措资金1亿元为高新区机构、规划、设施、机制、标准、项目同步推进提供资金支撑。四是继续创新投入方式。拓宽投资渠道和领域,加强与政策性银行深度合作,强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投融资新体制。

(二)把握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一是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任务和重点项目,积极向上级反映我区困难和诉求,扎实做好资金和政策争取、承接工作,努力争取上级财政对我区的支持。二是充分利用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积极争取自有平衡棚改专项债,推动棚改项目顺利实施。三是抓住中央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区基本财力保障和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财政困难。

(三)保障决策重点,继续助力三大攻坚

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妥善安排超收收入、盘活存量资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预备费偿还到期政府债券和存量债务。通过有序推进发行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工作,化解棚户区改造存量债务,同时保障棚户区改造后续资金。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增量,积极消化隐形债务存量,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维护全区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二是助力精准扶贫。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在农业特色扶贫、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社会保障等项目的投入力度,确保我区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三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加快建设美丽尧都,继续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清洁取暖、水污染防治、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等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四)落实各项政策,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一是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土地整理、农田开垦、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支农项目绩效评价力度,加强政策落实监督检查,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二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民生政策配套资金,确保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低保按政策提标。继续执行社保减税降费重大政策。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加强一线医护人员保障,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和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积极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惠民。三是继续加强“三基建设”投入,优先保障“三基建设”资金拨付,确保“三基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五)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加大财政预算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年度预算约束。进一步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拓宽公开渠道。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推进预算单位项目过程绩效监控,加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财政重点再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项目支出预算安排挂钩,严格做到凡绩效评价较差或不合格的项目,下年度暂缓或不再安排类似经费。三是全力推进政府采购新型采购人制度。按照“还权明责、权责对等”和“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保障采购人依法行使采购决策权,落实采购人的主体责任;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工作,实施直购采购、竞价采购等电子化政府采购活动,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四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效率。将资产配置作为部门预算编制的有效参考,认真做好资产配置管理审核工作,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管理。五是不断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竞争立项项目,加强对已完工项目的有效监管,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六是全面推行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加快推进财政国库支付电子化工作,进一步提升财政支付效率和资金安全监管水平。

(六)坚持依法理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依法理财的制度体系,促进理财行为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二是遵循收入预期性原则,坚持依法理财,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增加政府统筹财力。三是认真落实区人大决议,在保证预算完整性的基础上,自觉接受人大预算联网平台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严格预算执行主体责任,维护区人大批准预算的严肃性。四是改进财政监管方式,突出监督重点,逐步形成目标明确、权责分明、运行顺畅、执法有力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

各位代表,2020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扎实推进财政改革,确保完成2020年预算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开创尧都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附:相关名词解释及说明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规定列入地方预算,直接缴入地方金库的财政收入。具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税收收入,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的地方分享部分,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二是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

公共财政收入总计:反映预算年度内预算资金来源的总规模,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上年结余、调入资金、债务转贷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公共财政收入总计不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列入地方预算的财政支出,其支出项目按功能设置“类”级科目,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商业服务业等支出、金融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预备费、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债务付息支出、债务发行费用支出等。其资金来源包括用地方当年财力安排的支出、上年结余、调入资金和上级一般性及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

公共财政支出总计:与“公共财政收入总计”对应,反映预算年度内预算资金运用的总规模,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债务还本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出资金、结转下年支出的总和。公共财政支出总计应等于公共财政收入总计。

政府性基金预算: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收支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目的性强、专款专用。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按险种划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2017年新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三公”经费预算:“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017年新增会议费、培训费。

部门预算: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完整地反映—个部门的所有收入和所有支出,即一个部门在部门预算之外,不得再有其他收支活动。部门预算的特点就是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并实行预算内资金和部门事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收支统管,统筹使用。

转移支付(一般、专项):是政府间的一种补助,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目前转移支付主要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构成。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由接受拨款的政府自主使用;专项转移支付又称专项拨款,是有附加条件、规定资金使用范围的转移支付,要求专款专用。目前,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

财政结余资金:是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

财政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由政府设立的,从规定范围筹集的,用于调节和平衡预算运行的预算储备资金。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融入绩效理念,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以提高预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的管理活动。

支出功能科目:是指反映政府管理和主要职能活动的分类科目。分“类、款、项”三级设制。2019年根据机构改革方案调整相关科目,主要分类具体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商业服务业等支出、金融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预备费、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债务付息支出、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支出经济科目:是指反映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的分类科目。分“类、款”二级设制。主要分类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债务利息及费用支出、资本性支出(基本建设)、资本性支出、对企业补助(基本建设)、对企业补助、对社会保障基金补助和其他支出。

一般性支出:主要包含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被装购置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构建等经济科目。

我区纳入财政部管理库9个PPP项目:涝洰河生态建设润州园政企合作项目,总投资75130万元;尧都区清洁取暖工程项目,总投资93939万元;尧都区尧帝陵景区项目—尧帝祭祀配套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32769万元;尧都区涝洰河—汾河贯通工程项目,总投资34970万元;尧都区汾河吴村段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43658万元;尧都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总投资32683万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城市交通和体育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190939万元;尧都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总投资47054万元;尧都区委党校搬迁和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9605万元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1601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