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财政预决算 > 预决算公开 > 政府预决算 > 政府预算 > 2017年

临汾市尧都区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财政预算

2017-04-01
【字体:

尧都区2017年政府债务情况表.xls

尧都区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预算.xls

   一、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财政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围绕五个尧都,推进五大发展,实现五大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主动服务全区发展大局,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加大组织收入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财政预算运行平稳,民生和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

   根据编制完成的2016年财政总决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266万元,为预算110370万元的108.1%,超收8896万元,同比增加3087万元,增长2.7%。按收入结构计算,税收收入85309万元,同比减少3099万元,下降3.5%;非税收入33957万元,同比增加6186万元,增长22.3%。

   公共财政收入总计39331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266万元、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9902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3292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415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26729万元、老少边穷转移支付收入1405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18283万元、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460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51万元、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收入1612万元、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收入4820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收入759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17731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2481万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收入1505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3701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5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4852万元、各项结算补助收入139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7498万元、上年结转619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03万元、调入资金776万元。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根据编制完成的2016年财政总决算,公共财政支出总计39331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091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85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5798万元、结转下年11753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如下:

   教育支出58930万元。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解决学校运转困难。支持校舍标准化建设,继续完善城乡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程,教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普通高中助学金、学前教育幼儿资助、农村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贴、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及时足额到位,促进了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704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工伤及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救助对象给养费标准,落实基层公共服务岗位补贴,开展高校生创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落实特困群体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社会福利等政策,保障社会各类优抚人员基本生活费用、退役士兵安置、军队移交政府离退休人员安置等支出,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0157万元。主要用于尧都区人民医院建设,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和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各项补助政策,支持卫生健康医疗服务业项目,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药品零差价补助、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提标和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经费。

   农林水支出33350万元。主要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喷三防”减灾增产补贴、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补贴以及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政策性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支持土地治理、土地确权、节水改造、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抗旱防汛及精准扶贫等项目。加大林业投入,促进通道绿化项目发展、核桃基地建设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及产业化发展,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

   城乡社区支出21296万元。主要用于贾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枣林街北段开发、西关城中村改造、尧庙郭村联片改造道路建设、东城供热补贴及乡村清洁工程等支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住房保障支出38575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支出,城乡住房保障功能不断强化。

   节能环保支出16050万元。主要用于防治大气及水污染,治理冬季煤烟污染,城乡环境整治,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治理。推进污染企业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促进能源节约利用。加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检测,推动环境保护工程顺利实施。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959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各类公共文化活动,保障文化站免费开放、送戏下乡、电影免费放映等公益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大文化馆、群艺馆、乡镇文化站、农村书屋及东城体育馆建设,丰富群众文体活动。加强重点文物保护,推进大中楼、尧陵景区、仙洞沟景区的开发建设。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8276万元。主要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打击非法采矿专项行动,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及耕地复垦等支出。

   交通运输支出5324万元。主要用于乡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落实农村客运补贴,以及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和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经费等支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23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7692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93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5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0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69万元;其他支出1004万元;债务付息支出339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76928万元。其中,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60706万元,为预算68842万元的233.4%,增加9186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837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3768万元;上年结转4075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276928万元。其中,2016年政府性基金支出23339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8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276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0万元、结转下年61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70885万元,为预算66898万元的109%。其中,财政补贴收入25859万元,保险费及其他收入45026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计66148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4027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705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支出18817万元。

   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结余4737万元,年终滚存结余51792万元。

   (四)债务情况

   2016年,市财政核定我区新增债务规模111266万元,主要用于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其中,置换债券68566万元,新增债券42700万元。这些债券资金对我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16年底,全区政府债务限额421702万元,政府债务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

   (五)“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三公”经费支出1388万元,为预算的58.7%,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9万元,公务接待费6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316万元。

   二、2017年预算

   2017年是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全面建设五个尧都的推进之年。编制好2017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关系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意义十分重要。

   2017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中央、省、市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区九届二次党代会和区委九届二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围绕区委“136”工作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财源建设,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积蓄生财后劲;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统筹,强化保障能力;推进财政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加快“五个尧都”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2017年财政预算编制着重把握以下原则:第一,积极稳妥,量入为出,坚持收支平衡。第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加大力度补短板、惠民生。第三,讲求绩效,安排资金绩效先行。第四,实行收支全口径管理,推进预算公开。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117724万元,上级提前告知20480万元,上年结转11753万元,上级各项转移支付补助108853万元,全区公共财政收入总计258810万元。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4002万元,按支出功能科目分类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34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6392万元;教育支出5936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93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5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919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471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41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815万元;农林水支出1821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97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89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38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549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68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10万元;预备费3000万元;其他支出5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459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808万元。全区公共财政支出总计258810万元。

   2017年全区安排“三公”经费预算3762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369万元,公务接待费113万元,因公出国(境)费26万元,会议费855万元,培训费139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7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50140万元。其中,当年基金收入48825万元,上级提前告知70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611万元。

   2017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50140万元。按支出功能科目分类情况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449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38735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3735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33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815万元,彩票公益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315万元,债务付息支出3758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41698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58302万元,保险费及其他收入83396万元。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8524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4416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732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支出23658万元,机关养老保险支出83382万元。支出不足部分从结余资金中补充。

   三、全力完成2017年预算任务

   为确保2017年全区各项收支预算圆满完成,财政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财政职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持续推动财政工作观念、方法、机制的调整转变,不断强化财政的统筹功能、引导作用、杠杆力量和放大效应,使公共财政在精准投入中释放出最大化的效益。要强化放水养鱼意识,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落实好各类减轻实体经济负担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和支持发展节能环保及以大数据、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新产品、新业态、新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支持产业园区建设,为企业入驻、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早投产、早见效。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从直接投入项目转变为搭平台、建机制,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综合运用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新手段和方式,在医疗、教育、健康养老、文化体育事业、污水垃圾处理、道路建设、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领域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合力补齐短板,加速形成发展新动能,为财政收入实现根本好转提供支撑。

   (二)加强收支管理,确保实现预算平衡

   强化财政收入管理,遵循收入预期性原则,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缴,注重收入分析,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增加政府统筹财力。进一步强化支出预算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保障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战略重点投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以支出进度倒逼工作进度,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要及时调整用途,避免资金沉淀。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地方财政安排项目结转超过一年、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项目结转超过两年的,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围绕全区中心任务和重点项目,准确捕捉上级资金投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在转移支付、新增债券等方面给予我区更大的资金政策支持。

   (三)加大三农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大三农投入,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保障涉农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落实好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分散农业生产风险。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治理等工作,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精准扶贫为主导,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改善民生的首要位置,为全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财力保障。扎实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规模化、高效化、生态化、特色化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做好农民培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促进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四)落实民生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继续落实好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原则的民生保障制度,安排好民生支出。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建立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支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认真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统筹运用创投基金、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落实就业培训等政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体系,落实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大病医疗保险提高标准政策。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健全社会救助制度,落实好《尧都区保障民生社会救助办法(试行)》,织牢保障困难群众最基本生活的安全网,把精力和财力更多地向民生倾斜,确保区政府确定的惠民实事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增进人民福祉。

   (五)深化财政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做实部门预算,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提升项目预算的执行性和合理性。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确保公开及时、内容真实、形式规范、便民利民。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扩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加强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强化对重点民生支出和重大专项支出的绩效评价,注重评价结果运用,逐步实现所有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全覆盖。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基金调整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取消关于排污费、水资源费等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规定。切实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和财政部有关规定,在上级批复的限额内举债融资,并将债务收支全面纳入预算管理。探索建立跨年度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预算管理,实现项目资金的跨年度平衡。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1601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