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办公室文件
发布机构: 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索 引 号:
标     题: 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4-08-05
文     号: 尧区政办发〔2024〕36号 发布日期: 2024-08-12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主 题 词: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根据《临汾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市民发〔2024〕26号)要求,做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区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健全完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机制,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制定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有关政策措施、实施关爱保护服务、加强资源整合提供依据。

二、监测摸排对象

(一)流动儿童

将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双方或一方离开户籍地,跨县域异地居住或生活6个月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流动儿童监测摸排范围。

(二)留守儿童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确定,外出务工时间按跨县域连续务工6个月以上掌握;偶尔回家探亲、休假的,不影响连续务工时间认定;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因重病、重残等原因,经综合判断,难以履行监护职责的,应纳入留守儿童监测摸排范围。

三、监测摸排内容

(一)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情况、监护情况等,由民政部门负责。

(二)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入学入园情况,主要包括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就学情况,由教育部门负责。

(三)流动儿童办理居住登记情况,由公安部门负责。

(四)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健康管理情况,主要包括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0-36 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由卫生健康部门负责。

(五)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情况,由医保部门负责。

(六)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情况,主要包括残疾等级、接受康复救助等情况,由残联组织负责。

四、统计分析对象及内容

(一)统计分析对象

根据流动人口统计范围,将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双方或一方离开户籍地所在乡镇(街道)居住或生活6个月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流动儿童统计分析范围。留守儿童统计分析对象同监测摸排对象一致。

(二)统计分析内容

结合人口统计调查和民政等相关部门监测摸排数据,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数量规模、年龄结构、分布区域等总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由统计部门、民政部门负责。

五、时间安排

(一)安排部署阶段(2024年8月5日-8月10日):制定工作方案,实化工作措施,及时将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部署到位。

(二)数据采集阶段(2024年8月10-9月20日):通过入户走访、自主申报等方式,完成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的数据采集工作。

(三)数据录入和比对阶段(2024年9月20-11月20日):完成数据录入和比对核实工作。将采集信息上传至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并按工作职能与教育、卫健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确保数据质量。

2024年11月20日之后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工作转为常态化工作。

六、组织实施

监测摸排工作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开展,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牵头负责,民政、教体、公安、卫生健康、医保、疾控、残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其中,流动儿童监测摸排以流入地为主实施,留守儿童监测摸排以其户籍地为主实施。

区民政局会同区直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导村(居)儿童主任、网格员等通过入户走访、自主申报等方式,采集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有关信息,并填写《流动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附件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附件2),上传至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对存在家庭生活困难、自身残疾、监护缺失、流浪、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以及主动提出救助帮扶需求的跨乡镇(街道)的流动儿童,要建立重点关爱服务对象信息台账。

区教体局要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对在校在园流动儿童、留守儿童进行监测摸排,并将信息及时提供给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汇总后,上报区民政局;各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医保、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按工作职能分别对办理居住证、参加医保、残疾等情况进行监测摸排。各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监测摸排名单提供需协助核对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信息,提供健康管理及部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信息。

区直各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加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信息共享,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甄别、比对,同时根据情况更新调整,提高数据准确性。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认真组织好本辖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学校、公安派出所、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的作用,发挥教师、基层警务人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基层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做好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监测摸排工作与“农村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相结合,统筹做好摸底排查和常态化帮扶工作。

(二)严格口径和发布。区直各有关部门在组织开展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作对象相关标准和要求组织实施,切实维护工作严肃性。处理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依法依规,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信息安全。发布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数据应当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总体统计分析数据发布由民政部门会同统计部门负责;监测摸排数据一般作为关爱服务基础数据依据,如需对外发布要履行审批程序。其中:入学入园情况数据发布应征求教育部门意见;居住证办理、健康管理、参加医保、残疾状况等数据发布应分别征求公安、卫生健康、医保、残联等部门和单位意见,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私自发布。

(三)强化协同配合。区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具体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加强联系沟通和协作配合,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完成首次监测摸排工作,并持续加强动态更新。要加强有关部门间数据比对,确保数据质量,提高处理效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监测摸排中发现相关政策没有落实的,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对不再符合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条件的,要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和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上级业务指导部门。


附件:

1.流动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 

 2.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


文件解读:《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尧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5005368号-1  网站标识码:141002000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尧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1601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